您现在的位置: 孝感工业学校 >> 校友之窗 >> 校友风采 >> 校友之窗正文
  • 勤奋、拼搏,铸就理想人生
  • 作者:佚名    校友之窗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781    更新时间:2010/12/20
  •  

        杨汉斌、黄正刚、徐浩东、潘文龙、余小龙……是一个个为孝感工校学子耳熟能详的名字,他们均由孝感工校培养并输送到深圳富士康集团,经过十数载的磨砺和锻炼,现已成为该集团的中坚力量。今年5月,他们一行回到母校,探访曾经成长过的校园,探望培养他们的老师们,记者随即采访了其中几位成员,在亲切随意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这几位工校人精彩的人生故事,也分享了他真切的感悟。

        “不能挑一辈子水”

        1990年杨汉斌初中毕业考入孝感工业学校﹐学习机械制造专业,在校四年通过对《机制制图》﹑《公差与配合》﹑《机械工艺设计》﹑《金属工艺学》等诸多专业课程的学习,杨汉斌掌握了大量模具加工及金属产品制造方面的专业知识,为今后的就业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4年毕业后,杨汉斌加入富士康集团深圳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模具线割加工﹐加工精密冲压连续五金模、塑胶模具等零件。在现场加工作业中﹐他认真学习模具加工﹑模具结构与零件用途等各方面知识,工作起来认真细致,在平凡的岗位上,日子就这样平静地向前滑动着。

        说起他的事业转折点,杨汉斌笑着说来自一则短文给他的小小启发。有两个和尚分别在相邻的两座山上。他们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为好朋友。五年后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 ,右边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便不以为意。哪知第二天,左边山上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样,直到过了一个月,右边那座山的和尚,终于忍不住了,心想:他不会有什么意外吧,于是他便爬上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等他看到他的老友之后,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太极拳,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他好奇地问:“你都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喝水吗?”左边这座山的和尚笑呵呵说:“我带你去看看吧。” 于是,带他来到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挑完水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 如今终于挖成了,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了。”

        就是这个故事让他深深体会到挑一辈子的水是不行的,除了每天正常工作外还要再增长其它各方面知识和技能,努力为自己的人生挖一口井,只有这样才有源源不断的“水”喝。工作之余,杨汉斌除了积极参加公司主办的各类管理课程培训,更下定决心参加自考。经过刻苦努力,他终于取得深圳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大专文凭,紧接着又参加了公司与西北工业大学共同开办的机械设计与自动化专业的学习,取得了本科学历。

        1996年杨汉斌被由于工作扎实,技能出众被提升为生产组长﹐完成了从基层技术人员到管理岗位的重大转变,从“做事 ”到“管人”,对于初出茅庐的他来说,呈现在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不再是靠个人精湛的技术取胜,而是靠团队的精诚合作来达成目标。

        1996年担任组长,1999年担任生产课长﹐随着杨汉斌管理经验的不断积累,凭借团队绩效和个人的辛勤付出,2003年他再次被评为“优秀基层主管”。

        2008年,由于工作业绩突出,杨汉斌被任命为部级主管,除了在管理上取得进步外,所带领的团队在专业技术上也取得重大突破:斜孔分度盘的加工技朮、精密模板的技朮、精密冲子加工技朮、脱料板局部间扩大的技朮应用,都得到广泛的推广,其中带领研磨团队设计的精密冲子成型器快速微调装置已申请了国家专利,在集团中许多兄弟单位得到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2009年3月,因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杨汉斌再一次被委以重任,从模具制造单位转至产品单位,从事某客户的手机零件加工,管辖金属加工一厂。这个厂拥有自动化机械手近千台,CNC加工中心2000余台,工作区域分布约十多个楼层,厂房面积近7万平方米,员工达12000余人,下属4个部2个直属课,主要从事手机零件生产。

        产品单位的特性是生产任务紧急,产能巨大,周边准备工作繁锁等,任何一个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大规模生产对作业流程、机器设备、人力部署、物流动向,夹模具设计等诸多环节都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再加上该客户对产品品质近乎苛刻的要求,杨汉斌更是将生产管理的每一步细化到了极致。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都必须做到慎之又慎、严之又严,精益求精。相关作业人员分工明确,流程窗体齐备无缺,生产过程全程监控,终于成就富士康今日的精密制造行业典范之名﹐可以说为集团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作为从工校众多学子中走出的普通一员﹐从当初五个同学赤手空拳到陌生的城市打拼,到今天在深圳成家立业,拥有自己一片小小的天空,一路走来,杨汉斌感慨良多,他再三提及正是因为有了学校老师们无私的教诲和和同事的帮助关爱﹐才有今日的小有成就。“我永远怀着感恩之心﹐并通过不懈地奋斗来回报我的师长和朋友﹗”

    “永远在路上”

        1995年6月15日,对于徐浩东等91级孝感工校的学子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他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那一天刚结束了毕业考试,还来不及参加毕业会餐就匆忙办理了离校手续。16日晚他们十几个同学分成两批,分别向北和向南开始自己毕业后的第一次远行,踏上就业之路。潘文龙、周绍明﹑余小龙﹑明廷文到富士康深圳厂,陈云霞、沈汉明、张孝宏、陈爱国、谢战国和徐浩东本人北上到山西晋城富士康培训中心进行培训。 1995年6到11月,用徐浩东的原话来说,是一段“不可逾越”的日子。

       “在晋培基地,我们很快投入到了紧张的培训之中,由于当地是高山气候,风大、灰多、干燥,白天太阳晒得要命,晚上却要盖棉被,又加上饮食习惯和水土的不适应,很多人都陆续病倒了,却还必须参加严格得近军事化的训练,不少人甚至打起了退堂鼓,但我们还是咬着牙挺过来了。”

        没多久,全国各地的学员都陆续到齐了,公司要对全体新学员要进行一次摸底考试。带着忐忑的心情他们步出了考场,可是考试的结果却让他们大吃一惊,前三名全部由孝感工校的学子包揽!徐浩东更是勇拔头筹!这一下把他们高兴坏了,对未来更是充满了信心。军事化的纪律和近乎苛刻的管理,培养了他的意志和习惯;对模具零件机加工的各工艺流程、实际操作的学习,大大充实了他的专业技能。徐浩东还利用空余时间和另两位同事一起自编自写自画,办起了培训中心首创的内部刊物《青青草》。在培训中心,每月、每周甚至每天都会进行考试,这些成绩直接影响奖学金数额和以后的岗位安排。徐浩东回忆说:我当时拿到了最高奖学金,120元!也许在今天看来,这点钱不值一提,但对于当时的徐浩东来说,是终于可以自食其力的由衷欣慰!

       在培训中心呆了近五个月,因公司生产的扩充,徐浩东一行于当年提前到深圳富士康进入正式生产程序,并安排进入核心事业处放电单位,从事放电加工。初来乍到,感到现场的气氛更加紧张,更忙碌,竞争也更激烈,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工时、异常损失率、效益等方面的竞争压力。徐浩东丝毫不敢懈怠,因为培训中心毕竟是模拟演练,这可是真刀真枪的“战场”啊。

    1997年7月,随着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公司的经营策略也在不断调整。此前,由于富士康核心事业处只是机加工模具零件(特别偏向接插件模具零件) ,没有模具开发能力,公司一直采取将整套产品的模具外包的办法,这样长期下去对富士康集团的发展是一种严重的阻碍,所以集团决定让鸿准建立塑模设计及制造基地。鸿准立即调兵遣将,从公司中抽调十人作为种子人员来学习世界上当时最先进的软件UG。令徐浩东特别骄傲的是,所选的十人中就有四人来自他的母校——孝感工业学校。谈到这一段经历,徐浩东至今感慨良多:“当时是中国航天工业部的一个老教授来给我们讲UG,她老人家一来便给我们发了六大本‘砖头’,全英文的,书上也没半个中国字也没有,而且讲课也是全用英语,结果一天下来,我都不知道她讲到哪一页了,常常要用课余时间向她请效。我们是她教学UG年龄最轻、文化程度最低的,像一汽、航天部等大企业里,学UG的都是排资论辈的老工程师,或者是研究生学历。”就是这次,让徐浩东深感英语的重要。可自己好几年未拿英语书了,怎么办?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徐浩东暗下决心,一定要攻克这一难关。早上五点半起床,背两个小时的英语单词,晚上,上英语辅导班,吃饭时也在默记英语语法,同事们笑他“连说梦话都恨不得用英语”。就这样坚持三个多月后,徐浩东的英语水平突飞猛进,UG的教材也不再是天书了,操作也更是得心就手了。通过对UG的学习和运用,为他今后在PRO/E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98年底,公司为了大力扩展CAD/CAM,徐浩东开始一边进行各产品的建模、模具设计,一边进行模具设计人员的培训。到2002.10他已先后为公司培训CAD人才近300人,其中大部分是甚至是比他起点更高的大专生、本科生。这一年徐浩东当之无愧地评为“模范员工”。

        2002年10月,富士康集团开始涉足手机行业,徐浩东又被分出来专门做手机模具的设计开发,他先后设计过NOKIA.MOTO.TCL.KONKA. 波导.UT等手机的塑胶模具。2003年9月又被派出支援国产手机TCL和KONKA的手机塑件产品开发。随着手机不断向个性化新工艺制程方向发展,2004.7他再次被调入一个新单位,专门开发IML手机产品,正在致力于将IML新制程工艺向产业化而努力。

        这些年来,在他为公司作出较大贡献的同时,公司也给予了他就有的肯定: 2001年被评为“优秀班组长”、2003年被评为“教育训练优秀讲师”、2005年晋升为专理职务、现已晋升为副理。

        “我的人生之路,就是不断地向前跑”,徐浩东说:“如果你甘于平庸,那就平庸吧!这个世界才不会在乎,除了你自己。”
    “用心才能做好”

      勤学、苦练、多问,是黄正刚一直以来的良好作风,在校读书时,放了学的教室里总能看见他埋头画图的身影;到楼下打瓶热水也不忘带上本书,排队时好看上几眼。上班以后,遇到技术好的师傅他便更是“缠着”不放,就某个操作要领打破沙锅问到底。勤学苦练,使黄正刚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基本功。

        1996年,黄正刚以优异的成绩离开孝感工业学校,进入富士康核心事业处昆山厂区从事模具加工工作;随着公司的发展,于1997年月开始学习AUTOCAD和PRO/E软件,从事模具设计;1998年至2002年在公司先后培训数百名PRO/E绘图和模具设计人员。

        2002年开始进入手机产品的模具开发工作,先后给Nokia,MOTO,TCL,KONKA等知名品牌开发多款手机塑件的模具。

        2005年开始转入APPLE产品的模具开发,先后开发的产品有今mini电脑和IPOD等产品的模具;

        2007年调入富士康群创光电帮其建立塑模厂,开始从事LCD monitor的相关塑胶产品的模具开发,主要的客户有HP,DELL,LENOVO等世界知名厂商。

        “认真只能做成、用心才能做好”,在这近十余年的工作中,黄正刚能从最基层的模具加工技术员一步步成长为组长、课长、专理直到副理,正是始终以“用心”二字来走好自己的人生历程。

        悠悠岁月,磨炼出这群工校学子的坚强意志,刻苦钻研和不懈的努力与追求,使他们的人生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充满自信、激情和阳光。今天,工校的学子正用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书写着人生新的辉煌。

  • 上一篇校友之窗:
  • 下一篇校友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