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后半部分的内容以识图为主,主要是机件的表达方法、标准件及常用件的规定画法和识读零件图。通常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授+学生练习,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做作业时线条的粗细区别不明显,显得不够规范。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我对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作了一点改进,引入实践环节,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
一、采用信息化教学。除了用电子白板进行课件、动画的演示外,我将AutoCAD引入到教学中,在讲完新课后,让学生在电脑上用AutoCAD把作业画出来,既规范,又美观,学生比较感兴趣。
二、以任务作为引领。在学习AutoCAD的过程中,每次上机学生都要完成当天的作业,因而在学习需要用到的命令时很用心,主动地练习,直到操作熟练,最终画出图形。
三、应用小组教学法。在上机时,我将全班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组6人,小组长由基础相对较好、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担任。我优先教会小组长,再由小组长指导组内成员,使每个学生能够得到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后来又根据学生的要求,每组增设了一个副组长。在相互帮助的过程中,既活跃了气氛,增进了友谊,又完成了任务。
四、实施分层考核。我校实行的学生学业成绩评定考核细则注重对学习态度与过程的考核。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心,每次我都会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力求都能完成作业。
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出了学生的能力。有的学生课堂知识掌握较好,绘图能力也强,有几个学生对课堂内容没兴趣,但是画图能力非常强,每次很快就能完成任务,还有大量的时间去教其他的同学,在AutoCAD的课堂上找到了自信。好多同学们说,用AutoCAD做作业,既学到了技能,又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