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孝感工业学校 >> 新闻中心 >> 校园新闻 >> 新闻中心正文
  • 身残志坚勤补拙 笑对人生苦也甜
  • 作者:江宝源    新闻中心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561    更新时间:2017/10/17
  •  

        今年年初,接到市里精准扶贫工作任务,我作为精准扶贫驻村队员进驻大悟县芳畈镇大悟山村开展工作。初到这里,泥泞的乡间小路,矮旧残破的房屋,人畜混居的脏乱环境,让出身农村、做足思想准备的我还是感受到了这扑面而来的贫困。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通过面对面接触、到各家各户交流,我逐渐认识了解了单位对口帮扶的45户贫困户,其中聋哑贫困户艾江权——我校党委书记、校长程文辉同志的帮扶对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位62岁的农家汉子,中等身材,皮肤因长期的户外田间劳动晒得黝黑,因先天残疾不能说话,但每次见到他都能看到他那张腼腆羞涩、却带着善意微笑的朴实憨厚的脸,身上的衣服就那么两套,洗得发白但干净整齐。虽然身有残疾,村民们提起他,没有鄙夷和不屑,大家都既同情他的遭遇,又称道他的为人。

        还记得今年3月份,程校长作为对口扶贫责任人进村入户时,我们与艾江权有了第一次接触,也大致了解了他的一些情况:艾家兄弟两人,艾江权为老大,因为聋哑加之家境贫困,至今未娶,一直与其弟艾木权一家生活在一起。弟弟家育有一儿一女,家庭主要经济来源靠务农和农闲时打零工补贴家用,所得收入除了家里必要开支外,还要供养两个子女上学,经济十分拮据。

        然而贫困的现实并没有打倒艾家兄弟俩。弟弟一家友善的接纳了残疾哥哥一起生活,而哥哥艾江权身残志坚,没有因为身有残疾而自暴自弃,不抽烟喝酒、不抹牌赌博、不偷鸡摸狗,始终乐观向上,为人本分老实、勤扒苦做、心地善良。为了减轻弟弟负担,不仅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弟弟弟媳将几亩薄田打理得井井有条,菜园子也侍弄得一片葱茏。农闲季节,艾江权顾不得歇歇,到附近的茶叶合作社和加工制作中心打零工,因手脚勤快,本分老实,为人和善,大家都愿意接纳他干活,春秋两季的制茶季,只要有活干,他一天能拿到100元左右的工钱。这是艾江权最开心的季节,虽然苦点累点,毕竟比土里刨食钱要来得活络些。

        茶场的活儿没有保障,没有活儿干时,艾江权就去家附近的村湾里帮小工,下砂石料、和灰、提泥桶、搬砖,什么活儿都干,这些建筑活计普通的中青年汉子干一天都吃不消直喊累,艾江权60多了,干得比年轻人还起劲还卖力,从来不嫌苦不怕累,他用手比划着告诉我,因为先天聋哑,一般老板不要残疾人,所以只要有活干,能挣下钱,再苦再累他都愿意。

        长期的辛勤劳作,加上饮食清苦,艾江权积劳成疾,又因家庭贫困,没能及时就医,加上年龄不饶人,他在一次轻微中风后,身体状况大不如从前,可即便如此,他仍然改不了勤劳的习惯,家里洗衣做饭,田里种管采收,样样都做。当地政府鉴于他的情况,在他60岁时为他办理了五保手续,每每谈及此,他都异常高兴地用两只手比划成一个心形放在胸口,并竖起大拇指对着我们,意思是从内心感谢党和政府对他关心照顾。

        驻村工作这么长时间以来,最让我寝食难安的是:面对帮扶的45户贫困户,各家有各家的困难,各户有各户的情况,怎样在较短的时间内,吃精吃透、用好用足国家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因地因人制宜地发展当地经济,改输血为造血地实现长久稳定持续发展这个大问题。希望通过我们每个驻村干部的扎实工作、集思广益,为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工作贡献绵薄之力!(就业办  江宝源于2017年9月28日)

     

  • 上一条新闻中心:
  • 下一条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