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孝感工业学校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集 >> 新闻中心正文
  • ——孝感工业学校寻求持续发展动力纪实
  • 作者:沈惠东    新闻中心来源:孝感日报    点击数:3470    更新时间:2016/4/15
  •  

        3月9日,湖北省财政厅、教育厅联合发文批复,孝感工业学校作为2016年度“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中等职业教育项目实施学校。
        3月24日,湖北省发改委确定了全省“十三五”期间产教融合专项建设项目学校,孝感工业学校位列其中。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在经历两年的调整后,孝感工业学校再次矗立于职业教育的潮头。
        原因何在?动力何来?“面对新变化,改革再出发。”校长程文辉用这10个字作了概括。

        改变:在新的办学环境下曾经的优势转为劣势

        从濒临倒闭到荣膺国务院七部委表彰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从招不到学生到成为全省首个万人中职,从薄弱中专到湖北省首批国家示范中职,从负债1700多万元到每年办学收入5000余万元并进行大规模建设改造。2000-2012年,孝感工业学校的超常发展在职业教育界创造了凤凰涅槃式的奇迹。
        但从2012年起,该校面临的办学环境发生了始料不及、急转直下的变化。
        附属高中变成负担——由于公办高中收费受限,高中办学由原来的解困助推器变成新的办学负担。
        人员变成负担——由于在校生规模骤减,经过引进扩充形成的教师队伍由原来的人力资源变成人员包袱。
        名气变成负担——由于学校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着一定影响,因此,在各种办学检查、经费审计中,学校成为重点关注对象;在与高等院校开展合作合并时,均受到各种限制。
        面对这些变化和不利,校党委以敢于担当的使命感,实施了一系列新的改革,为学校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改制:附属高中转民实现学校、政府、社会多赢

        2015年6月19日,市教育局正式下达批文:同意黄陂路综合高中于2015年秋季停止招生,由民办孝感外国语学校黄陂路高级中学租赁其办学场所,独立办学。
        这标志着,经过一年多的运筹,孝感工业学校高中部以改制转民这一“软着陆”的方式,得以剥离。
        人性化的安置,妥善解决了改制过渡期的教师安置。学校与98名在高中部工作的聘用教师顺利办理了解聘手续。同时,学校将原在高中部工作的编内人员以支教身份流转安置于民办高中。
        “四个不变”,妥善解决了改制过渡期的学生安置。采取学费标准不变、任课教师基本不变、教学场地不变、学生身份及高中毕业证书不变的策略,将高中部2013级、2014级在校学生全权委托民办高中培养,得到学生和家长的拥护。
       “借助原有办学品牌,孝感工业学校与民办高中实行联合互助招生,改制后的高中首届招生就接近千人,超过了预期。”校长程文辉介绍,高中部转民产生三大积极效应。
        首先是为学校一心一意办职教奠定了发展环境。通过人员优化和高中剥离,学校在岗教职工规模由高峰时期的600多人减到改制后的各类人员200多人、实际在岗人员160人,且这些人员主要是适合职业教育的专技人员,使学校得以集中精力办职教。
        其次是为孝感民办教育的建构探索了新的范式。黄陂路综合高中的改制采取的是“借助民营资本、保留原有教育品牌、流转教师队伍”的模式,这为我市推进民办教育发展、创新民办教育举办模式增加了新的案例。
        再就是减轻了市政府教育投入负担。如黄陂路综合高中继续作为公办高中,在不允许收取择校费的情况下,其办学经费必然由市政府承担,而转为民办高中则不会带来这一问题。

        改革:全方位、立体化的系列改革剑指效能与质量

        高中部成功转民,拉开新的办学环境下改革的大幕,接踵而至的是全方位、立体化的系列改革。
        优化校内组织结构,有效配置人力资源。2015年9月,在完成高中部转民后,校党委对留在中专工作的中层岗位进行了及时精减调整。鼓励中层干部或“一岗多职、饱和运转”,或转岗到教学一线,鼓励行管人员兼任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这些举措使本次中层岗位调整落聘9人、轮岗6人、“一肩多担”2人,精简了管理人员,有效开发利用了人力资源。
        引入企业驻校,盘活校内赋闲资产。利用高中转民、科室重组腾出的校舍和沿街门店,每个专业都引入至少1个合作企业,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前校后厂、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年可取得可观的校企合作收入。此举实现了教学改革与“去剩”增效并轨推进,取得了办学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实施精细化教育教学,更加注重培养质量。控制招生规模,班级容量实行小班化;持续推行“一二三四五”教学模式,即一个中心(以每个学生都有进步为中心),两个层次(分层培养),三段式教学(问题导入,互动参与,课后延伸的体现直观性、参与性、反馈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四个学期统筹,五个合一(教与导、学与做、课本与作业、传统教法与创新教法、职业精神与专业能力培养合一)。
        2015年11,该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被评为全省特色专业。此次入列的特色专业,全市仅2个。
        今年2月,由共青团中央编撰、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优秀学生社团100例》发行,湖北省两所学校社团位列其中,该校缤纷色彩环保时装模特队入选。这是该校继荣膺团中央“全国先进班集体”、“全国青年创业培训基地”、“全国基层团建试点单位”荣誉之后,第4次获得团中央肯定。

     

  • 上一条新闻中心:
  • 下一条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