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师生,并发表重要讲话,习主席在讲话中提到:全国广大教师要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当时的我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老师,感到备受鼓舞的同时,也深感责任和压力的重大。如今,四年过去了,在向着“四有”好老师努力奋进的道路上,我对“四有”好老师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体悟:
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
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说过“教育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学生。一个有坚定理想信念的老师,才能在学生心中播下理想的种子。当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犹记得刚参加工作的第一年,班上有一个很聪明的学生,脑子很灵活但是玩性特别大,看着她这样我很着急。一次考试后,我把她叫到了办公室,谈话中我告诉她“现在不多流汗水,以后就会多流泪水,自己的未来要靠自己去把握,只有树立远大的志向,才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在我的鼓励下,她大专读完后,又报考了自考本科,现在在县城最好的一家幼儿园任教。今年教师节前夕,她给我发来祝福短信,短信中她说“老师,真心感谢您当初的那番话,没有你的教诲,我不会树立更大的理想,就没有今天美好的一切”。
二、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
做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教师,最重要的就是做到师德高尚,因为师德高尚的教师必是具有巨大人格力量的教师,这种力量会促使其敬业奉献、严于律己,也会对学生产生最具体、最深远的影响。从古至今,许多为世人熟知的教师,无不具有高尚的师德。圣人孔子一辈子致力于教育事业,耐心说服、教育学生,真正践行了“诲人不倦”的主张,他对学生的爱和高度负责,不愧为一位师德高尚的教师。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都是受到了他的巨大影响。陶行知先生以“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为贫苦人民和儿童的教育献出了毕生的心血。他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被毛主席和宋庆龄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和“万世师表”。作为新时期的一名教师,我们理应以先贤为榜样,志存高远,做有高尚师德的教师。工作中,我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三、做好老师要有扎实知识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要做好这一点,必须要有扎实的学识。正所谓“要给学生一瓢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教师自己学识不扎实,教学不过硬,教学中必然会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要做一名好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胸襟和视野。陶行知先生曾说:“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1965年,朗格朗首次提出了“终身教育”概念。这些都告诉我们,做老师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唯有如此,才能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才能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正如江河湖海有了源源不断的活水流入,才能川流不息、源远流长。在工作之余,我花了许多的时间来翻阅各类书籍报刊,以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专业发展情况和各种社会知识,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我才能底气十足。几千个日子的教学下来,我深深体会到:没有台下的废寝忘食、挑灯夜读,哪来台上的挥斥方遒激扬文字。台下准备的越充分,在台上的表现才会月惊艳。
四、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作为教师,葆有一颗仁爱之心,方能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从而甘愿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每一个初学师范教育的学生,都会被告知“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是要做到的最基本的一点。身为一名幼教专业的老师,每一届学生入学时,我都会告诉他们“学幼教专业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颗爱幼儿的心”,如果不爱幼儿,在幼儿园的工作就变成了一种煎熬,何谈教书育人?我始终认为,以爱才能换来爱,只要真心的爱学生,就能走进学生的心底,就能换来学生的真情回报。在教师工作岗位上,我一直以“关爱学生”作为工作的第一要求,每次放假我都会提醒每个学生注意人身、财产安全;班上有学生生病了,我会第一时间询问并送医;天气变化时,我会及时提醒学生添衣加被……。
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已有6个年头,24个春秋里,我始终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深知自己离习主席的要求还有距离,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加倍努力,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