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孝感工业学校 >> 德育工作 >> 师德建设 >> 德育工作正文
  • [2018师德征文]争当“四有”教师 打造“四有”课堂 培养“四有”青年

  •     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时代,新时代的教育也处于不断变化发展、调整的时期,新一轮的教育革命正在孕育发展。这更需要教师队伍建设适应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的要求,也对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进行新的定位、新的期望与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教师要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爱心”的“四有”教师,对教师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必然离不开新时代新青年的努力与奋斗,邓小平曾在30多年前就对广大青年提出要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的要求,在新时代的今天,“四有”更是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争当有理想的好教师,打造“有内容”课堂
        “有志者,事竟成”,一个人的理想可以是沙漠中的绿洲,可以是黑夜里的光明,也可以是指引他前行的罗盘。尤其在青年时期,志存高远对青年的成长更尤为重要,而青年学生的远大理想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和指导。我国新时代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教师更应在自身怀有理想的情况下,激励学生争做有理想的新时代需要的新青年,为祖国的繁荣复兴而努力学习、不懈奋斗。因此,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凸显有用这一希望和要求。教师不仅要引领和教导学生积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也要培养学生利用专业技能知识不断创新的能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成长为新时代需要的有能力的新青年。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人民教师应该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在青年时期就立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并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是青年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同时也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争当有道德的好教师,打造“有情怀”课堂
        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教师是学生立德树人最直接的榜样。有道德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只有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才能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起到更好的引领者的作用。教师在具备足够的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是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直接人,其行为规范也会对学生影响较大,如果一个教师的道德水平低下,将会误导学生曲解正确的价值观,没有正确的价值观,青年学生在未来的道路上对是非的辨别就不会特别清晰,也就更容易误入歧途,难以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
        一位承载党和国家殷切希望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授学生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实力铸就自己辉煌的未来。打造“有情怀”课堂,用自己的真情流露激励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才。
        三、争当有知识的好教师,打造“有提升”课堂
        扎实的基础知识是成为人民教师的必备条件,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丰富的知识,才有能力充实课堂内容,打造“有提升”课堂。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也要坚持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时刻与时代潮流保持一致,将最新最有用的知识教授给学生。教师的知识丰富了,再加上认真的备课和声情并茂的讲解,必然会大大提高学生对上课内容的兴趣,进而更有效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在当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青年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和途径已经一改往日仅从课本中学习的情况,通过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大多数学生都能接触到时代前沿的发展信息,所以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时刻通过学习来充实自己,那些古板落后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青年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渴望。
        四、争当有爱心的好教师,打造“有趣”课堂
        新时代的教师应该用心关爱学生,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具有吸引力,使学生们更加热爱课堂、热爱学习。在科技智能大发展的时代,学生很容易被一些电子产品所吸引,甚至沉迷其中导致学习积极性大大减弱。这就需要教师用更加有趣的课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帮助他们摒弃网络时代的糟粕,不沉迷于中,而是用昂扬的态度迎接新时代的使命。
        “四有”青年的茁壮成长必然离不开“四有”教师的辛勤培养,而教师培养学生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课堂传授。所以教师只有跟随时代前进的脚步,在不断更新自我知识完善自我的同时,才能提高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使课堂成为真正的“有材可讲,有料可听”;才能在真正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行为养成教育,充分发挥课堂的育人作用。在分别对教师和青年学生提出不同的“四有”的希望和要求的同时,如果我们的课堂也能够做到“四有”,即“有内容、有情怀、有提升、有趣味”, 那么连接教师与学生的主要载体——课堂也就能发挥最好的作用,使得教师和学生更加团结一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努力奋斗。